|
动态丨以科学之光,点亮国庆!——“繁星追梦,致敬科学家”系列活动(已阅:57次 发布时间:2025-10-04) |
![]() 国庆假期,宜兴市科技馆精心策划的《繁星追梦——致敬科学家》系列活动温情启幕。三场主题课程分别聚焦中外科学家的科研历程,将人物故事、科学原理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,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,读懂科学家精神,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。 10月1日下午,《巍巍大坝,智慧守护——水利院士吴中如》课程率先开课。科普老师以“家乡院士”为切入点,讲述了江苏宜兴籍院士吴中如的科研人生——他深耕水利工程领域数十年,创造性提出的大坝安全监控理论与方法,成功应用于三峡、丹江口等100多项重大工程,为国家水利安全筑起“智慧防线”。故事讲完,同学们即刻化身“水利工程师”,分组模拟大坝防洪与安全监测系统。从搭建简易坝体模型,到设计水位预警装置,大家在动手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水利工程的核心原理,更深刻体会到吴中如院士“刻苦报国”的坚守,悄然种下守护家国的工程科技梦想。 “彩虹为什么是七种颜色?相机镜头如何捕捉光影?”10月2日上午,带着这些生活中的疑问,同学们走进《追光者—薛鸣球院士的光学魔术》课堂。老师通过短片与讲解,介绍了宜兴籍光学专家薛鸣球院士的成就——他一生钻研光学领域,在光学设计、仪器研发上的突破,让“追光”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力量。“通过透明玻璃杯观察光的折射现象”、“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规律”、“借助三棱镜探索光的色散特性”,三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了光的本质。接着,大家还进一步体验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,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简易三棱镜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,全面掌握了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。整节课程让同学们对光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也与“追光者”薛鸣球院士建立起跨越时空的科学情感连接。 10月2日下午,“繁星追梦——致敬科学家”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,聚焦19世纪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·维勒。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,还原了他1828年人工合成尿素的里程碑时刻——这一成果打破“有机物只能由生物生命力合成”的传统认知,为现代有机化学奠定基础。最令人期待的“法老之蛇”实验环节,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。科普老师用糖粉、小苏打、医用酒精等材料混合点燃,只见一条黑色“蛇形”物质从燃烧的混合物中缓缓升起,蓬松多孔的形态让同学们好奇不已。老师同步讲解原理:糖(碳水化合物)燃烧生成碳,小苏打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,二者共同作用形成“黑蛇”(主要成分为碳)。随后,同学们在安全防护下尝试操作,在见证化学魔法的同时,也体会到维勒当年探索未知时的专注与热情。 本次“繁星追梦——致敬科学家”系列活动虽已落幕,但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与科学知识的魅力,已在青少年心中留下深刻印记。未来,宜兴市科技馆将持续挖掘科学家故事,打造更多“有温度、有深度”的科普活动,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追梦之路。 『关闭本窗口』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