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五一探秘:致敬科学家,解锁科学奇妙密码(已阅:6次 发布时间:2025-05-04) |
![]() 宜兴市科技馆“科学家系列课程”开课了,众多小朋友怀着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来到科技馆,在愉快的五一假期中探秘科学。 5月1日,竺可桢与风向标 本节课上,科技辅导员以生动有趣的讲述,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了竺可桢先生的精彩人生。据介绍,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、地理学的奠基人,在气象、地理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。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,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,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小朋友们认真聆听着竺可桢先生的故事,感受科学家身上的伟大精神和品质。 在深入了解竺可桢先生的生平与成就后,课程自然地过渡到了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——风向标。辅导员通过提问、举例等方式,引导小朋友们思考“为何需要风向标”。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,现场气氛十分活跃。随后又详细讲解了风向标的作用,它不仅能够指示风的来向,帮助人们了解风的变化情况,还在气象观测、航空航天、航海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在辅导员的指导下,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制作小风向标,利用手中的材料,按照步骤精心制作属于自己的小风向标。他们专注地裁剪、组装,遇到困难时相互交流、共同解决。经过一番努力,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风向标诞生了。看着自己的作品,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 5月2日,厉害了word爱迪生 电灯泡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,而爱迪生正是这一伟大发明的关键推动者。尽管他并非电灯的“第一位发明者”,但他通过持续创新与商业化推广,让电灯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。电灯的故事不仅是技术史,更是商业、哲学与人类协作的缩影。从实验室的微光到万家灯火,每一盏灯都承载着科学家的智慧与勇气。 课程中科技辅导员们介绍了爱迪生的家庭与生平,讲述了爱迪生的发明与技术突破,接着向学生提问电灯泡真的是爱迪生发明的吗?随后详细介绍了灯泡的发明过程,带学生亲手用模拟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实验。进一步提问铅笔芯可以制作电灯,那还有其他材料能制作电灯吗?最后制作了七彩台灯。 5月3日,“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——微观童探奥秘” 课堂上,科技辅导员们通过生动的图文和视频,讲述童第周先生克服重重困难、在生物胚胎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励志故事,展现科学家勇于探索、坚持不懈的精神。随后,辅导员又结合趣味科普短片,深入浅出地讲解细胞、微生物等微观世界知识,孩子们聚精会神,不时举手提问。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亲手制作显微镜环节。在辅导员的指导下,大家小心翼翼地组装镜片、调节焦距,当通过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叶片纹理、细胞结构时,现场响起阵阵惊叹。“原来微观世界这么神奇!”参与课程的小朋友纷纷表示,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。此次课程将科学知识与实践体验巧妙融合,让孩子们在五一假期收获知识与快乐,激发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。 本次“科学家系列课程”将科学家的故事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,让小朋友们在了解科学家的同时,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。未来,宜兴市科技馆还将继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“科学家系列课程”,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亲近科学、感受科学魅力的平台,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。 『关闭本窗口』
|
|